当前位置: > 人物传记大全 > 朱可夫传

第三章 崭露才华(3)

192年,苏共开始改组红军。主要目标是加强红军的战斗力,并把军事科学的新发展吸收进去。在军事改革过程中,还改组了中央和地方的军事指挥机关, 以伏龙芝为首的红军总参谋部真正成了红军的首脑机关。1925年1月,伏龙芝担任了陆海军人民委员及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成为军事改革的关键人物。他 开始分步骤地起用内战时期作战积极的青年指挥员以代替一些保守的旧军官。他十分重视院校教育,并将其看成造就指挥员的主要摇篮。

朱可夫利用这个机会提高了自己。1924年7月底,盖伊师长建议朱可夫到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学习。朱可夫很轻松地通过了考试,并且名列前茅。和他 同时入学的还有罗科索夫斯基、巴格拉米扬和叶廖缅科,这些人都在二战时期成为著名将领。这次上学,使朱可夫第一次来到列宁格勒。他怀着浓厚的兴趣走遍了十 月革命战斗过的地方,看遍了全城的名胜古迹。当时,他绝不会想到,17年后他会指挥列宁格勒方面军抗击强大的德军,保卫了这座伟大的城市。

在一年的学习时间里,课程安排得十分紧张,大家都拼着命学。这些战场上过来的人知道,多学一分,部队就会少一分损失,战士就会少流一滴血。朱可夫在 回忆录中写着,"现在,当上了年纪的时候,回想当时学习军事知识的那种坚忍不拔、狂热执著的劲头,真是有些吃惊。"学习期间,军事科学学会让朱可夫做一个 《影响军事学术理论的基本因素》的报告,这件事使他很为难。他没有干过这方面的事,不知如何论述。后来,在教员和其他同志的帮助下,朱可夫完成了他的第一 篇军事学术报告。这篇报告登载在学校的刊物上。在这里,朱可夫不仅学习了军事理论,还通过沙盘作业、野外战术训练等活动把理论学以致用。

学习之余,朱可夫和同学们经常进行骑马竞赛。这些骑兵部队指挥官的精彩表演引来了众多的列宁格勒人前来观看,朱可夫的特技骑乘、障碍跳跃、砍劈动作特别受大家欢迎,赢得了围观群众的阵阵喝彩。为此朱可夫十分得意。

朱可夫不爱循规蹈矩,总爱出些新花样。学习毕业时,他和其他三名同学给学校领导写了一份报告,要求不乘火车而是骑马从列宁格勒返回明斯克。这之间的 路程为963公里,计划走7昼夜,这么远路程的集体乘马行军当时在世界上还没有过。朱可夫说他们准备创造一次集体乘马远行的世界纪录,主要目的就是检验一 下自己所受的训练是否足以进行远距离的乘骑强行军。领导批准了他们的要求,但说明不能提供沿途的保养和食宿。但他们还是克服困难出发了

路途中,他们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特别是朱可夫那匹纯种的牝马"季拉"跛了,他只得骑一段马,再步行一段。第七天,他们终于到达了明斯克附 近。当地的群众和朱可夫的战友举着红旗、打着标语,热情地迎接了他们。这次行动他们吃了不少苦,马匹减重8至12公斤,人员减重?5至6?公斤。他们的行 动得到了肯定,获得了政府的奖金和首长的嘉奖,并准许短期休假。利用这一机会,朱可夫回乡看望了妈妈和姐姐,他的父亲这时已去世了。

回到师里后,部队的编制有所变化。师下辖的团由6个改为4个,其中朱可夫的39团已合并到第40团,而原41团和42团则合编为新的美列克斯-普加 切夫骑兵第39团。这样一来,朱可夫和第42团团长萨维利耶夫两人中只能有一个留下任新编39团团长,另一个需调其他师。当时两人都希望留在本师,这一方 面也是人之常情,另一方面上下都比较熟,便于开展工作。最后师长决定让朱可夫留了下来,他舍不得这个精干的团长走。朱可夫没有辜负师长的厚望,到了团里, 和全团人员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朱可夫明显地感觉到,从骑兵学校学习归来后,能应付自如地处理军政训练和团的指挥方面的问题,工作胜任多了,感到更有信心 了。事实也是如此,朱可夫这一段的工作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

1926年初,骑兵第3军军长铁木辛哥和政委克罗赫马尔召见了朱可夫。朱可夫的师长、政委和政治处主任都在场,场面很严肃。铁木辛哥说,他们想让他除担任团长职务外同时兼任团政委的职务,也就是成为团的单一首长,问朱可夫有没有意见。

朱可夫沉默了一会儿,回答说,在师首长和政治处的大力帮助下,他希望能胜任这个职务。

几天后,朱可夫被任命为团的单一首长。单一首长制在苏军建设史上是一个重要而敏感的问题,这里有必要介绍几句。1918年红军创建时,实行政委和司 令员的双重领导,一切指挥及作战命令都要由指挥员和政委两人签署。这称为"双长制"。1925年,伏龙芝主张军事改革,提出废除双长制,建立一长制,得到 了军事委员会的认可,并下令执行。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项新制度并未全面实行,下面的抵触很大。因此,一长制只在指挥员为党员的部队实行,即:如果 指挥员是党员,那么他同时兼政委,把对军事训练、行政管理和党政工作的领导集中在一人手中,此外再给他配一名管政治工作的助手。如果指挥员不是党员,他只 担负军事训练和行政管理工作,而党政工作仍由政委领导,政委和指挥员共同对部队的政治思想和战备情况负责。朱可夫就属于第一种情况,而且这也是骑兵第7师 的第一次尝试,可见苏军对单一制是很慎重的。从整个苏军历史看,苏军共采用过3次双长制,分别是1918年、1937年、1941年;采用一长制也是3 次,分别是1925年、1940年、1942年。双长制与一长制的争论一直存在。

朱可夫担任团的单一首长后,滋味并不好受。他过去没有搞过政治工作,政治教养也距工作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但朱可夫十分信任党组织书记和政治副团长, 善于推动他们去做工作,而且他本人也抓紧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政治修养,这使得他的素质更加全面。苏联传记作家斯维特里辛在说到朱可夫的成长过程时写道:" 朱可夫杰出的指挥才能,不断刻苦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经常关心提高他部队的战斗和政治准备,不能不受到注意。"

1927年春天的一天早上,朱可夫被告知布琼尼要到他们团来。朱可夫听后很高兴,也有些紧张。虽然朱可夫在布琼尼手下干了许多年,对这位骑兵第1集 团军司令员的事迹很熟悉,但一直没有见过布琼尼本人。朱可夫问师长,他们应当怎样欢迎。师长让朱可夫自己定。朱可夫马上领会了师长的意思,即不搞什么隆重 的仪式,按条令规定的仪式来迎接。

布琼尼来的时候,朱可夫和其他团领导都等候在司令部门口。朱可夫向布琼尼报告后,又介绍他的助手,然后问布琼尼,首长还有什么指示?

布琼尼反问朱可夫道:"你说呢?"

朱可夫立即领他看了战士的生活和工作。布琼尼表扬了朱可夫便离开了。

重要人物接踵而至。不久,白俄罗斯军区司令员叶果罗夫也来到朱可夫团。他对朱可夫的带兵方式及团队的状况很满意,他还向朱可夫提了一些高层次的问 题,朱可夫的回答也很令他满意。临别时,他对朱可夫提了希望,他告诉朱可夫,仅仅让指挥员学习战术是很不够的,他们必须学习战役学,必须考虑到,敌人一旦 挑起战争,就要求许多指挥员有战役学方面的知识。叶果罗夫的话是有深意的,可以说是一种暗示。不久,朱可夫就提升了。这是后话。

作为团长的朱可夫,素质不仅全面,而且是有特点的。在所有军事课目中,他最喜欢战术,并"常常怀着特别喜爱的心情钻研它"。他带领全团军官多次进行 示范作业和示教作业,提高军官的战术素养。朱可夫还特别重视在士兵中开展体育和锻炼。他从残酷的战争中深深地感受到,只有经过锻炼的体格健壮的战士才能承 受战争的艰苦,整个部队的胜利取决于对每个战士的训练。朱可夫本人就十分注意参加体育锻炼,直至晚年,他都保持着健壮的体魄。这些特点使朱可夫更加引人注 意。

1928年4月,塞尔基奇担任了骑兵第7师师长,这是一个很能干的指挥员。他接任后,立即全面展开工作,各方面都很有起色,赢得了全师上下的一致拥 护。朱可夫感到,参加塞尔基奇领导的各次演习都使他深受教育,他认为,自己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在战役战术方面有很大提高,应归功于师长。朱可夫特别欣赏 塞尔基奇对部队严格要求、对部队战斗训练和政治教育深切关注的做法。他称塞尔基奇是"一个称职的教员,一个杰出的教师"。

?

塞尔基奇对朱可夫怎么评价呢?他在关于朱可夫能力的报告中写道:"朱可夫同志是一个精力充沛的、果断的指挥员。由于他在教育和作战训练方面的工作,该团在各方面都达到了要求的水平……作为一个团长和单一首长,他有良好的训练,应提前晋升为旅长。"

1930年5月,朱可夫被任命为萨马骑兵第7师骑兵第2旅旅长。他的好友、在列宁格勒学习时的同学罗科索夫斯基在此之前已被任命为7师师长。他们之 间很了解,关系也不错。朱可夫任旅长的第2旅由39团和40团两个团组成。朱可夫一上任就对两个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意识到,39团是自己的老团队,自 然比较熟悉、亲近,优点了解得多一些,但如果把39团作为40团学习的榜样,40团的指挥人员和政工人员会不高兴的。于是,他努力去发现骑兵第40团的一 切优点,即使是很微小的地方,也作为其他部队学习的榜样。他常常组织这两个团一起进行战术、射击及政治教育等活动,交流两个团的工作经验。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