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粉碎(3)
很有意味的是,就在希特勒对将帅大罢大免的同时,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为苏军"卓越而果敢地指挥作战和胜利抗击德国侵略者"的将领们授勋:授予朱可夫元帅苏沃洛夫一级勋章;授予科涅夫大将库图佐夫一级勋章;授予布尔加宁中将红旗勋章。
然而,荣誉和奖赏并没有使朱可夫洋洋自得,因为他知道,他的唯一使命和责任是使苏联人民早日结束这场邪恶的战争。
8月25日,朱可夫被召回最高统帅部,讨论苏军在更广阔的战线上展开全面进攻的计划。
早在库尔斯克战役处于高潮时,希特勒曾召见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的司令官,告诉他们说,盟军已于7月13日在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登陆,而且 意大利人打得很糟。由于盟军可能在别的地方--巴尔干各国和下意大利登陆,情况将变得更加严重。因此,必须中止"堡垒"战役。
但是,想要中止"堡垒"战役谈何容易!事到如今,战争的发展进程已经不能由希特勒随心所欲地摆布了。正如德军将领梅伦廷所描述的那样:"我们现在的处境,就像一个人揪住了一只狼的两只耳朵,怎么敢撒手放开它!"
苏军总参谋部认为,从各种情报来看,英国和美国还不打算在欧洲实施大规模进攻战役。英美军队在意大利南部登陆,虽然使希特勒当局增加了点顾虑,但并 没有引起德军在各个战略方向上兵力部署的重大变化。德国在东线战场上已无力实施任何大规模的进攻了,但是还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积极的防御行动。苏军总 参谋部拟制的作战计划原则是:在西方和西南方向上的所有方面军地带内展开进攻,以便进到白俄罗斯东部地域和第聂伯河,夺取第聂伯河上的登陆场,保障解放右 岸乌克兰战役的实施。
朱可夫从总参谋部了解到,斯大林坚决要求毫不迟延地发展进攻,以便不让敌人在通往第聂伯河的接近地上组织防御。对此,朱可夫表示赞同。但是他却不同意进攻战役所采取的形式,即从北方的大卢基到南方的黑海各个方面军都展开正面突击。
总参谋部说明,这是最高统帅的指示,要求用正面突击尽快赶走敌人。
但是朱可夫认为,如果某些兵力部署变更一下,有可能分割并合围敌军相当大的集团,特别是顿巴斯的德军南方集团。这样会有利于尔后战争的进行。
几天后,朱可夫得知斯大林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朱可夫没有再争执,因为他知道,在目前的情况下,斯大林不会对大规模合围德军抱有足够信心。最后, 斯大林明确要求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尽快前进到第聂伯河。并且指示朱可夫研究一下,可以给这两个方面军调拨哪些物资器材。当天晚上朱可夫即上呈了一 份计划。
斯大林长时间查看了该计划所列的现有兵力兵器表,然后,和往常一样,拿起蓝铅笔把所有数字几乎削减了30~40%。
他边划边说:"剩下的,等两个方面军接近第聂伯河时,最高统帅部就拨给。"
当天,朱可夫飞往方面军战斗行动地域。9月6日,苏最高统帅部发来指令,由朱可夫协
调行动的两个方面军受领的任务是,继续进攻,前进到第聂伯河中游并在该处夺取登陆场。其中瓦杜丁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应从北部向普里卢基--基辅方向突击;科涅夫指挥的草原方面军应从南部向波尔塔瓦--克列缅楚格方向突击。
由于几天来连续作战奔袭,两个方面军的部队都感到十分疲乏,后勤供需也出现了间断。但是尽管如此,从士兵到元帅,大家的士气都特别高涨,他们热切盼望能早一天把德军从祖国的土地上赶走,尽快把乌克兰人民从苦难中解放出来。
在朱可夫负责下,两个方面军很快开始了进攻。起初,德军的抵抗十分顽强,苏军进展缓慢。但是到了9月中旬以后,德军消耗了大量兵力,而苏军又增加了 新的预备队。德军渐渐支撑不住了,开始向第聂伯河退却。苏军紧追不舍,目的是在行进间夺取第聂伯河登陆场,为下一步强渡这个最大的江河障碍作准备。
在苏军强渡第聂伯河战役发起前,德军统帅希特勒亲自来到其"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他向部队提出了坚决的要求:要为第聂伯河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要不 惜一切代价保住第聂伯河。因为希特勒十分清楚,第聂伯河一旦失守,乌克兰就保不住了,德军在南方的战线就会崩溃,就会失去克里木,苏军就会很快打到国境线 上。那样,整个轴心国的阵营就会动摇。
当然,夺取第聂伯河西岸的战略意义,对苏军统帅部来说,同样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为了进一步提高部队的渡河士气,苏军最高统帅部于1943年9月9日发布命令,规定各级首长,对于强渡杰斯纳河的,授予苏沃洛夫勋章;强渡第聂伯河 的,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同时,军事委员会、政治机关和各级首长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战前政治教育工作,让参战的全体官兵都明白强渡第聂伯河、杰斯纳河以及解放 乌克兰首都基辅的意义。
由于苏军准备充分,士气高昂,在强渡第聂伯河时,部队表现了最大的一往无前精神。为了不失战机,一些部队甚至在行进间强渡过河。他们不等舟桥和大型 渡河器材到达,就用木排、渔船、小艇等就便器材,千方百计横渡过岸。本来就已十分虚弱的德军眼睁睁地看着敌方蜂拥而至的渡河大军而一筹莫展。到9月底,苏 军在宽达700公里的地段上完成了强渡第聂伯河的任务。这次渡河作战苏军中大约有2500名士兵、军士、军官和将军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1943年10月20日,沃罗涅日方面军改称乌克兰第1方面军,草原方面军改称乌克兰第2方面军。当苏军两个强大的方面军全部渡过第聂伯河后,其进 攻更加锐利,势如破竹。11月6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攻克乌克兰首都基辅,而后乌克兰大小城市一个接一个被苏军收复。到了12月初,苏联中部和南部的德军 被击退了200多英里。尔后苏德双方都暂停了下来,准备迎接严酷的冬季战役。
12月中旬,朱可夫奉命回到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部要与他就1943年的总结和近期的战争前景交换意见。
朱可夫看上去憔悴了许多。因为他从4月份起几乎不停地在战场上奔波着,忽而天上,忽而地下。几个月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情况复杂,胜利和失败常常 交织出现,令他精神高度紧张,加上长时期睡眠不足,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几乎到了极限。当朱可夫忽然迈进宁静的克里姆林宫,听不见飞机的轰鸣,炮弹的爆炸时, 他差一点儿被浑身的疲劳感击倒在地。他很难得地利用在最高统帅部的几天里恢复和松弛了一下自己的体力和神经。
经过几天的全面总结和局势分析之后,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在1943年冬和1944年初展开北由列宁格勒南到克里木的大范围进攻。其中包括:在西南方 向,解放右乌克兰和克里木;在西方方向上,尽可能多地解放白俄罗斯领土;在西北方向,应挺进到波罗的海沿岸各共和国的边界上;打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 把敌人赶出列宁格勒州。
为了集中优势兵力,苏军最高统帅部计划在1943年冬和1944年初,把主要兵力和武器集中在乌克兰第1、2、3、4方面军,从而在短期内粉碎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至于北方、西北和西方方向上的各方面军,则给予比较有限的兵力。
朱可夫在最高统帅部工作的几天里,曾被斯大林多次请到他在克里姆林宫的宿舍里吃饭。这对朱可夫来说,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与斯大林交换意见的好机会。有一次在斯大林家里,朱可夫试着又提出关于实施合围战役的问题。斯大林说:
"现在我们更强大了,我军更有经验了。我们不仅能够,而且应该实施合围战役。"
在研究和确定了各方面军的任务后,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又要分头出发到各自负责的方面军去了。朱可夫负责协调乌克兰第1和第2方面军行动,华西列夫斯基负责协调乌克兰第3和第4方面军行动。
朱可夫首先奔赴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部。到达后他先走进瓦杜丁司令员的办公室。这是一座农舍,屋里烧得很热,瓦杜丁披着一件大衣正在工作。朱可夫一 看就知道,瓦杜丁的身体不大舒服。朱可夫很钦佩这位司令员,他是一位优秀的参谋人才,也是一位十分博学多才的军事首长。他具有非常简明扼要地阐述自己思想 的能力。他还有一手罕见的优美而整齐的书法,大部分重要的命令、指令和呈送最高统帅部的报告,都是他亲自写的。朱可夫进去的时候,正好碰上他在亲自拟草进 攻指令。
朱可夫极简要地介绍了几句最高统帅部的进攻决定并听取了瓦杜丁对方面军作战计划的修改意见后,劝他一定吃点药躺下休息,否则发起进攻后,体力和精力都会吃不消的。
瓦杜丁点点头,喝了一杯浓茶,服了2片阿斯匹林,就到自己卧室里去了。
朱可夫同参谋长博戈柳博夫来到司令部作战处。还不到10分钟,电话铃响了。原来是瓦杜丁打来电话,要参谋长到他那里去。朱可夫决定一同前往。一进门,看见瓦杜丁又在那里标示进攻图。
"我们不是说好了你休息嘛!怎么又干起来了?"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