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用吗
来源: 小西文摘 作者: 万方中 时间: 2015-12-05 阅读: 次
中国最大的反智根源在于“读书无用论”。“读书没什么用”,这是最直接的一种说法。
与之相比,更多的是一种温和的“读书无用论”:“我觉得经验比读书更重要。”“你读的是书,我是在社会里读书,一样的。”
以上言论阐述的很多问题都是表面现象,问题的本质在于:过度依赖经验,而不是思维方式。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来自两方面:书籍,以及经验。当他没有从书籍里获取思维时,那么,他剩下的就只有那点儿经验了。当一个人过度依赖经验,那么在他做决断时,经验、感觉、直觉混淆在一起,以致分不清哪些是经验、哪些是感觉、哪些是直觉、哪些是思维,正确与错误就更加分不清楚了。
现 象
因为身处制造业,我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在这里,上到老板,下到员工,外到客人,内到熟人,你时刻都能体会到一股反智的倾向。
有时候聊着聊着,有人就来一句:“哎,读书也不是那么有用的,你看你。”然后就不再说下去了,意思是:“你读这么多书,最后还不是给老板打工?”
有的同事要炒股,我推荐他看几本书,而后他原封不动地还给我。比起这些,他们更喜欢看新闻,看市面上兜售的“某女这轮牛市爆赚600万”之类的劲爆新闻,讨论K线形态,寻找内幕消息。
还有的想创业、开工厂,却没有人想静下心来,充充电、看几本书、学点什么,他们给我的回答常常是:“我觉得看书没那么重要,看了要用得上才行啊!我现在缺乏的是经验,真的,我很需要。你看我师父,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照样走南闯北,他就是很有经验……”
人们喜欢对财富高谈阔论,对往事唏嘘感叹,对小道消息趋之若鹜,对名人大事件侃侃而谈。但是很少人想知道这些事件背后的理论和起因,更没有多少人会静下心来,拿本书慢慢研究。
缘 由
从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时代诞生了无数的机会,产生了无数的富翁。
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富的,就这样富起来了。人在财富面前,容易膨胀,过度地强调自己的能力,而忽略了客观因素的作用。
我们这个社会是非常现实的,经常会由结果来推导成因。当一个人成功的时候,你总感觉他说什么都是对的。因此,这些现象给了人这样的错觉:读书有什么用?能赚到钱、有能力才是本事。
相信这样的情况你们也经常遇到,你正看着书,突然走过来一个人,拍拍你的肩膀,对你说:“哎,别读书了,还不如出来混几年社会,学的东西比书本上的多多了。你看某某某,从来不读书,还不是照样发大财,这个社会看的是能力。”
能力是什么?天知道。有的人认为是人脉,有的人理解为“资源”,还有的人理解为权力。
然而在我看来,这些解读,根本就没有指出问题的本质所在——过去的几十年,所有不依靠脑力、技术含量的暴富都是有前提的:因为信息的不对称。
什么叫信息不对称?我举个例子。
在中国的股市传奇里,你一定听说过“杨百万”这个名字。作为在中国股市里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无论你怎样评价他,杨百万这个名字,都已经成了一个传奇。
这个人是怎样完成他的原始积累的呢?有一天,他偶尔看报纸,发现一个现象:两个地方的国库券价格是不一样的。
这样,他就从价格低的地方买入国库券,然后拿蛇皮袋装上,坐火车去往另一个收购价较高的地方卖出。
他一年来回好多次,直到有一天,国库券不再存在差价,他完成了第一笔原始积累——人生中的第一个一百万,那一年是1989年。这笔钱,对于一个工厂的工人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天文数字——而他得到这一切,不是因为他读了什么书,而是因为他在某天某时某个地点,看到了一张神奇的报纸。
再举个例子:2000年,中国加入WTO的时候,外贸很好做,钱好像是捡来的。
因为那时候在中国开工厂的很少,竞争不完全,因此,外国人来中国,没什么议价的条件——当然,他们也不需要议价,那时候中国的商品,对于手持美元的他们来说,简直太便宜了。
100块钱一双的真皮皮鞋,赚个50块钱都是常有的事——对于中国人来说,50块钱很多了,那时候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才一两千块。而对于外国人来说,这鞋子太便宜了,真皮的,一双才100块人民币。
竞争不完全,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信息不流通。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做外贸赚钱,人们只有靠口口相传。口口相传的速度很慢,且难辨虚实。因此,制造业的老板们才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原始资本积累。
这些需要读书吗?不需要。
在信息闭塞的年代里,你不需要技术,不需要知识储备,甚至不需要资金。
我记得我刚出生的时候,父亲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原因很简单:那时候改革开放刚开始,士、农工、商,商排在最末,大家都觉得做生意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而我的父亲胆子大,敢拉下脸来推着板车出去叫卖,生意就这样做起来了。
是的,在那个时期你只需要胆子足够大,抓住了一个机遇,就有可能富起来。
“人关键要学会抓住机遇,有时候抓住一两个,足以影响你一辈子。”这不是很多前辈跟我们说的话吗?至于这个机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从你朋友的口中得来的,那就只有天知道了。或许你等了一辈子,也等不到这样的机遇。因此,许多人总有这样的错觉:“好事总是发生在别人身上,倒霉蛋只有我一个。”
然而,现在情况变了,原因很简单:有了互联网。互联网诞生以后,信息就开始变得完全流通。
当信息完全流通以后,机会主义就相对少多了——你买国库券,上网就能买了,价格透明,不存在价差,再也没有套利的空间;做外贸,上ebay一搜,价格一目了然;你过去有权力,能作威作福,现在我用手机把你拍成视频传上网,你就有下岗的危险。
所以,现在我们感觉钱越来越难赚。你凭着机遇来获利的概率越来越小。信息充分流通,你能做的,别人在你的网店买个样品回来,三下五除二就复制了过来。最后跟你做一样产品的人越来越多,价格越拉越低,直到没有利润为止。
在信息闭塞的环境里,你不读书能靠着机会一夜暴富。在信息充分流动的环境里,没有了这些暴富机会,你能靠什么?靠的是真本事,若有什么机遇,也是出自对未来趋势的精确判断。
我不知道读书能在这场产业升级中起到什么作用,我只知道,不读书,没有知识,光靠经验、人脉、关系、钱、倒腾,在这场产业升级里将会很容易被淘汰。
总 结
困囿于现实,很多人不可能结识太多优秀的人物。然而,读书给了你一条接近优秀人物的途径。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往往是片面的、呈点状的,你可能会因为一两次经历而顿悟出一两个弥足珍贵的道理,但很快,像以前很多次一样,激动了一两天,你马上就忘却了,以前该怎样现在还是怎样。原因在于,它们只是你脑海中零散的存在,并没有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支撑着你,形成你的信仰。而书籍给你的是系统的知识归类和梳理,将所有的点连成一个面,进行系统归纳。书籍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梳理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而这些,并不是经验能代替的。不仅如此,书籍还能带给人经验的补充。一个人不可能经历多重人生,然而通过读书可以,你看历史、看人物传记,能看到多彩多样的人生,从而总结出一般的规律。
就我个人而言,我出生的家庭并没有很好的读书氛围。我的父母跟很多父母一样,从一个贫穷年代走过来,他们“胃口”很大,但是能力有限。他们跟很多人一样,教给下一代的都是一些“江湖套路”。比如,我的父亲经常跟我说:“你学习要讲方法啊。”至于什么方法,他从来没教过我。他以为,将这句话重复一万遍,我学习就能讲方法了。再来点压力、奖惩机制,就称之为教育。我的性格、我的思维、我的习惯,很多都是从书中得益,在后天慢慢矫正,天生并不具备。
从大数据来看,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更别提犹太人的64本了。中国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
无论调查的数据准确与否,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发达国家的阅读率,远高于我国的阅读率;一个国家发达与否,和全民阅读率密切相关。
我们现在需要讨论的根本就不是读书有没有用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读书的问题。很多把持着“读书无用论”的人本身是不读书的,或者读了书压根儿就没读懂的。你不怎么读书,却大谈特谈“读书有没有用”,这本身就是件很好笑的事情。事实上,很多人压根儿就不知道:自己在以另一种形式读书。
比如某老板,花了几千块钱,听完一场“成功人士的演讲”,满怀欣喜地跑过来跟我说:“喂,你知道吗?昨晚我听了那个老师的演讲,真的收获颇丰。老师说,我们这个世界,有很多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坚持。他的一个朋友,打高尔夫球从零开始学起。他的朋友告诉这位老师,虽然他是个新手,但是他只要坚持挥杆1000次,他就是个熟手;挥杆1万次,他就是大师……”
她还没讲完,我就听明白了,这位成功学演讲者讲的“我的朋友的故事”,其实就是改造版的“一万小时理论”。这个理论的源头,是格拉德威尔的《异类》。其实他们并不是不爱读书,只是懒、浮躁、耐不住寂寞。比起一个人费力地一行一行地阅读,他们更喜欢跟一群人坐在台下让别人讲故事给自己听,哪怕是花上点钱。一个人懒,就通常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一系列合理的解释,比如:“读书无用论”。
所以,我觉得当这些人读了一些书以后,再过来讨论“读书究竟有没有用”这个话题会比较好。
与之相比,更多的是一种温和的“读书无用论”:“我觉得经验比读书更重要。”“你读的是书,我是在社会里读书,一样的。”
以上言论阐述的很多问题都是表面现象,问题的本质在于:过度依赖经验,而不是思维方式。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来自两方面:书籍,以及经验。当他没有从书籍里获取思维时,那么,他剩下的就只有那点儿经验了。当一个人过度依赖经验,那么在他做决断时,经验、感觉、直觉混淆在一起,以致分不清哪些是经验、哪些是感觉、哪些是直觉、哪些是思维,正确与错误就更加分不清楚了。
现 象
因为身处制造业,我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在这里,上到老板,下到员工,外到客人,内到熟人,你时刻都能体会到一股反智的倾向。
有时候聊着聊着,有人就来一句:“哎,读书也不是那么有用的,你看你。”然后就不再说下去了,意思是:“你读这么多书,最后还不是给老板打工?”
有的同事要炒股,我推荐他看几本书,而后他原封不动地还给我。比起这些,他们更喜欢看新闻,看市面上兜售的“某女这轮牛市爆赚600万”之类的劲爆新闻,讨论K线形态,寻找内幕消息。
还有的想创业、开工厂,却没有人想静下心来,充充电、看几本书、学点什么,他们给我的回答常常是:“我觉得看书没那么重要,看了要用得上才行啊!我现在缺乏的是经验,真的,我很需要。你看我师父,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照样走南闯北,他就是很有经验……”
人们喜欢对财富高谈阔论,对往事唏嘘感叹,对小道消息趋之若鹜,对名人大事件侃侃而谈。但是很少人想知道这些事件背后的理论和起因,更没有多少人会静下心来,拿本书慢慢研究。
缘 由
从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时代诞生了无数的机会,产生了无数的富翁。
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富的,就这样富起来了。人在财富面前,容易膨胀,过度地强调自己的能力,而忽略了客观因素的作用。
我们这个社会是非常现实的,经常会由结果来推导成因。当一个人成功的时候,你总感觉他说什么都是对的。因此,这些现象给了人这样的错觉:读书有什么用?能赚到钱、有能力才是本事。
相信这样的情况你们也经常遇到,你正看着书,突然走过来一个人,拍拍你的肩膀,对你说:“哎,别读书了,还不如出来混几年社会,学的东西比书本上的多多了。你看某某某,从来不读书,还不是照样发大财,这个社会看的是能力。”
能力是什么?天知道。有的人认为是人脉,有的人理解为“资源”,还有的人理解为权力。
然而在我看来,这些解读,根本就没有指出问题的本质所在——过去的几十年,所有不依靠脑力、技术含量的暴富都是有前提的:因为信息的不对称。
什么叫信息不对称?我举个例子。
在中国的股市传奇里,你一定听说过“杨百万”这个名字。作为在中国股市里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无论你怎样评价他,杨百万这个名字,都已经成了一个传奇。
这个人是怎样完成他的原始积累的呢?有一天,他偶尔看报纸,发现一个现象:两个地方的国库券价格是不一样的。
这样,他就从价格低的地方买入国库券,然后拿蛇皮袋装上,坐火车去往另一个收购价较高的地方卖出。
他一年来回好多次,直到有一天,国库券不再存在差价,他完成了第一笔原始积累——人生中的第一个一百万,那一年是1989年。这笔钱,对于一个工厂的工人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天文数字——而他得到这一切,不是因为他读了什么书,而是因为他在某天某时某个地点,看到了一张神奇的报纸。
再举个例子:2000年,中国加入WTO的时候,外贸很好做,钱好像是捡来的。
因为那时候在中国开工厂的很少,竞争不完全,因此,外国人来中国,没什么议价的条件——当然,他们也不需要议价,那时候中国的商品,对于手持美元的他们来说,简直太便宜了。
100块钱一双的真皮皮鞋,赚个50块钱都是常有的事——对于中国人来说,50块钱很多了,那时候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才一两千块。而对于外国人来说,这鞋子太便宜了,真皮的,一双才100块人民币。
竞争不完全,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信息不流通。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做外贸赚钱,人们只有靠口口相传。口口相传的速度很慢,且难辨虚实。因此,制造业的老板们才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原始资本积累。
这些需要读书吗?不需要。
在信息闭塞的年代里,你不需要技术,不需要知识储备,甚至不需要资金。
我记得我刚出生的时候,父亲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原因很简单:那时候改革开放刚开始,士、农工、商,商排在最末,大家都觉得做生意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而我的父亲胆子大,敢拉下脸来推着板车出去叫卖,生意就这样做起来了。
是的,在那个时期你只需要胆子足够大,抓住了一个机遇,就有可能富起来。
“人关键要学会抓住机遇,有时候抓住一两个,足以影响你一辈子。”这不是很多前辈跟我们说的话吗?至于这个机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从你朋友的口中得来的,那就只有天知道了。或许你等了一辈子,也等不到这样的机遇。因此,许多人总有这样的错觉:“好事总是发生在别人身上,倒霉蛋只有我一个。”
然而,现在情况变了,原因很简单:有了互联网。互联网诞生以后,信息就开始变得完全流通。
当信息完全流通以后,机会主义就相对少多了——你买国库券,上网就能买了,价格透明,不存在价差,再也没有套利的空间;做外贸,上ebay一搜,价格一目了然;你过去有权力,能作威作福,现在我用手机把你拍成视频传上网,你就有下岗的危险。
所以,现在我们感觉钱越来越难赚。你凭着机遇来获利的概率越来越小。信息充分流通,你能做的,别人在你的网店买个样品回来,三下五除二就复制了过来。最后跟你做一样产品的人越来越多,价格越拉越低,直到没有利润为止。
在信息闭塞的环境里,你不读书能靠着机会一夜暴富。在信息充分流动的环境里,没有了这些暴富机会,你能靠什么?靠的是真本事,若有什么机遇,也是出自对未来趋势的精确判断。
我不知道读书能在这场产业升级中起到什么作用,我只知道,不读书,没有知识,光靠经验、人脉、关系、钱、倒腾,在这场产业升级里将会很容易被淘汰。
总 结
困囿于现实,很多人不可能结识太多优秀的人物。然而,读书给了你一条接近优秀人物的途径。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往往是片面的、呈点状的,你可能会因为一两次经历而顿悟出一两个弥足珍贵的道理,但很快,像以前很多次一样,激动了一两天,你马上就忘却了,以前该怎样现在还是怎样。原因在于,它们只是你脑海中零散的存在,并没有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支撑着你,形成你的信仰。而书籍给你的是系统的知识归类和梳理,将所有的点连成一个面,进行系统归纳。书籍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梳理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而这些,并不是经验能代替的。不仅如此,书籍还能带给人经验的补充。一个人不可能经历多重人生,然而通过读书可以,你看历史、看人物传记,能看到多彩多样的人生,从而总结出一般的规律。
就我个人而言,我出生的家庭并没有很好的读书氛围。我的父母跟很多父母一样,从一个贫穷年代走过来,他们“胃口”很大,但是能力有限。他们跟很多人一样,教给下一代的都是一些“江湖套路”。比如,我的父亲经常跟我说:“你学习要讲方法啊。”至于什么方法,他从来没教过我。他以为,将这句话重复一万遍,我学习就能讲方法了。再来点压力、奖惩机制,就称之为教育。我的性格、我的思维、我的习惯,很多都是从书中得益,在后天慢慢矫正,天生并不具备。
从大数据来看,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更别提犹太人的64本了。中国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
无论调查的数据准确与否,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发达国家的阅读率,远高于我国的阅读率;一个国家发达与否,和全民阅读率密切相关。
我们现在需要讨论的根本就不是读书有没有用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读书的问题。很多把持着“读书无用论”的人本身是不读书的,或者读了书压根儿就没读懂的。你不怎么读书,却大谈特谈“读书有没有用”,这本身就是件很好笑的事情。事实上,很多人压根儿就不知道:自己在以另一种形式读书。
比如某老板,花了几千块钱,听完一场“成功人士的演讲”,满怀欣喜地跑过来跟我说:“喂,你知道吗?昨晚我听了那个老师的演讲,真的收获颇丰。老师说,我们这个世界,有很多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坚持。他的一个朋友,打高尔夫球从零开始学起。他的朋友告诉这位老师,虽然他是个新手,但是他只要坚持挥杆1000次,他就是个熟手;挥杆1万次,他就是大师……”
她还没讲完,我就听明白了,这位成功学演讲者讲的“我的朋友的故事”,其实就是改造版的“一万小时理论”。这个理论的源头,是格拉德威尔的《异类》。其实他们并不是不爱读书,只是懒、浮躁、耐不住寂寞。比起一个人费力地一行一行地阅读,他们更喜欢跟一群人坐在台下让别人讲故事给自己听,哪怕是花上点钱。一个人懒,就通常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一系列合理的解释,比如:“读书无用论”。
所以,我觉得当这些人读了一些书以后,再过来讨论“读书究竟有没有用”这个话题会比较好。
猜你喜欢
热门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