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人物传记大全 > 朱可夫传

第十一章 会战莫斯科(3)


此时,莫斯科市内的紧张气氛几乎达到了顶点。到处谣传德军坦克就要冲进城里。似乎要大难临头了。市区的所有汽车都被征用到前线去了,大街上成群结队的行人来去匆匆,没有人大声说话,有的惊慌失措,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急急忙忙逃离了这座城市。整个城市灰蒙蒙的。机关里急急忙忙焚烧的成堆的文件化成灰片,从一座座高大的建筑物上像黑雪一样纷纷飘落下来,更增加了莫斯科的悲怆气氛。
10月15日,党中央和国防委员会决定将部分中央机关和所有外交使团从莫斯科紧急疏散到古比雪夫,同时也把那些特别重要的国家贵重物品运走。但是,斯大林决定留在莫斯科。
10月20日开始,莫斯科实行戒严。党中央和莫斯科市委发出了保卫苏联首都和消灭敌人的号召。在三天时间里,工人、职员、科学工作者、学生12000多人全部动员起来,组成了25个民兵营。到10月底,民兵增加到4个师,4万多人。
几十万莫斯科人不分昼夜构筑环绕首都的防御工事。10月和11月,仅构筑防御内线就有25万人参加,其中3/4是妇女和少年。他们构筑了7 2万米长的防坦克壕、近8万米崖壁和断崖,设置了5万多米长的桩砦和其它障碍物,挖掘了近13万米长的战壕和交通壕。这些人用自己的双手挖出300多万立方米的土,建立起一个蔚为壮观的环形防御圈。
前线的苏军官兵知道,全国都在保卫首都。这种全民的支援是苏军取得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鼓舞力量和可靠支柱。
在10月份莫斯科附近的战役中,德军总共向前推进了230到250公里。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是希特勒打算在10月中旬攻占莫斯科的计划已经破产了。德军被拖得精疲力尽,突击集团也拖得很散,进攻能力一天天在减弱。到10月底,德军的进攻势头已经受到了阻止。
11月1日,朱可夫被召到最高统帅部。斯大林对他说:
"今年10月革命节,除了开庆祝大会外,我们还想在莫斯科举行阅兵式,你认为怎样?前线的形势允许我们这样做吗?"
朱可夫没有正面回答斯大林,他只是说:
"敌人在最近几天内不会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在前一阶段的作战中,敌人遭到严重损失,不得不重新补充兵力和调整部署。"
接着,朱可夫又建议:为了防备敌人进行空袭,需要加强对空防御,要把歼击航空兵从友邻方面军调到莫斯科来。
斯大林接受了朱可夫的看法和建议。于是,在十月革命节的前夕,在地下深处的"马雅可夫斯基"地铁车站举行了纪念十月社会主义革命24周年庆祝大会。11月7日,莫斯科上空飘着雪花,红场上举行了传统的阅兵式。虽然兵临城下,外面炮声隆隆,但是莫斯科红场却是热烈异常。革命歌曲响彻云霄,歌声和口号声连成一片,此伏彼起,一浪高过一浪。斯大林以藐视和压倒一切敌人的神态,威严地屹立在列宁墓上。战士们全副武装,雄赳赳、气昂昂地从列宁墓前走过,直接开赴前线。斯大林为了鼓舞士气,重申了党和政府一定能够消灭德国法西斯侵略者的信心和决心。
朱可夫事后写道:"这件事对于巩固军队和苏联人民的士气起到了巨大作用,并且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
11月上半月,苏德军队双方都作了新的调整和补充。到11月15日止,德中央集团军群总兵力增加到74个师和4个旅,其中在西方方面军正面,希特勒就集中了51个整编师,包括31个步兵师、13个坦克师和7个摩托化师。这期间,朱可夫的西方方面军也补充了10万官兵、300辆坦克和2000门火炮,总兵力达到35个步兵师、3个坦克师、3个摩托化师、12个骑兵师和14个坦克旅。
莫斯科附近一场更大规模的生死决斗即将开始。
11月13日,朱可夫突然接到斯大林的电话。
"敌人现在情况怎样?"斯大林常用这句话开头。
"敌人突击集团的集中接近完成,看来很快就会转入进攻。"
斯大林又问:"你认为敌人会在什么地方实施主要突击?"
"可能从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区。德军的坦克集群可能绕过图拉向卡希拉突击。"
"我同沙波什尼科夫认为,"斯大林停顿了一下说,"应先于敌人进行反突击以粉碎敌人正在准备的突击。要向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区实施第一次反突击,从谢尔普霍夫地区的德军第4集团军翼侧实施另一次反突击。看来,敌人在那里集结大量兵力,准备向莫斯科突击了."
"最高统帅同志,我们使用哪些兵力实施这些反突击呢?"朱可夫不解地问道,"西方方面军没有多余的兵力,我们仅仅有防御的兵力。"
朱可夫刚讲完,斯大林立刻提议说:
"在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区可以使用罗科索夫斯基集团军的右翼各兵团,以及坦克第58师、独立骑兵师和多瓦托尔指挥的骑兵军。在谢尔普霍夫地区,可以使用别洛夫的骑兵军,格特曼的坦克师和第49集团军的部分兵力。"
对斯大林的提议,朱可夫另有看法。
"我认为现在不能这样做。"朱可夫答道,"我们不能把方面军最后的预备队投入到没有把握取得胜利的反突击中去。当敌人的突击集团转入进攻时,我们将没有机动兵力增援各集团军防御。"
"你的方面军有6个集团军,难道这还少吗?"斯大林有些不快。
对此,朱可夫又向斯大林解释说西方方面军的防御正面大大加长了,加上弯曲部,已经长达600多公里了。在他的防御纵深内,特别是防线的中央,预备队很少。
看来,朱可夫没有说服斯大林。这时斯大林生气地说:"关于反突击问题就这样决定了。今晚就将计划通告下去。"
双方都在不愉快的心情下放下了话筒。
不一会儿,布尔加宁来找朱可夫,一进门就说:
"唔,刚才我受到严厉斥责。"
"什么斥责?"
"斯大林说:'你和朱可夫都骄傲了。但我们会有办法管束你们!'他要求我立刻来找你,迅速组织反突击。"
对着布尔加宁,朱可夫无可奈何地说:
"嗯,有什么办法,就这样啦!请坐下,我们把索科洛夫斯基叫来,再预先通知集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和扎哈尔金。"
两小时后,方面军司令部命令第16、第49集团军司令员和各兵团指挥员实施反突击。但是,这些主要由骑兵实施的反突击,未能取得最高统帅所预期的效果。德军的兵力仍相当强大,只有在阿列克辛地区的第4集团军遭到很大损失,未能参加对莫斯科的进攻。
11月15日,德军向莫斯科发起苦心经营半月之久的第二次进攻。
德军总的战役计划是:第9集团军牵制加里宁方面军并进攻克林,从北面包围莫斯科;第2集团军牵制西南方面军并占领图拉,从南面包围莫斯科;第4集团军在西面消灭莫斯科西面苏军。然后从南、北包抄,在莫斯科以东会师完成包围,最后几个集团军同时配合,正面进攻,一举占领莫斯科。
11月15日清晨,德军开始进攻克林。同时,德军投入300多辆坦克进攻加里宁方面的第30集团军,而苏军在那里总共只有56辆轻型坦克,显然不是德军的对手,防御很快被突破了。23日,德军占领克林。几乎在同一时间里,德军又从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区发动进攻。德军为了对付苏军的150辆轻型坦克而投入了400辆中型坦克。双方展开了一场力量极不相衡的战斗。虽然苏军第16集团军打得特别顽强,但最终还是向后撤到了新的防线。27日,德军攻占了离莫斯科仅有24公里之遥的伊斯特腊。这是德军在这次大战中所到达的离莫斯科最近的地点。这意味着莫斯科已处在德军的大炮射程之内,德军用望远镜可以望见克里姆林宫的顶尖。当天夜间,一小股德军渡过了莫斯科-伏尔加河运河。
在11月16日以后的几天里,对苏军来说形势变得极端危险。在德军不顾一切动用强大进攻力量,用坦克在先头开路,对苏军实施重大杀伤的情况下,苏军兵力更显不足,实力薄弱。据苏第16集团军司令员报告,当时摩托化步兵第107师只有大约300人,坦克第25师只有12辆坦克,而坦克第58师已经一辆坦克都没有了。虽然在几天残酷的战斗里,苏军损失惨重,但是他们终归阻止住了德军向莫斯科的推进。
在德军方面,虽然战线向前推进了,但是种种不祥之兆却弥漫在德军队伍里。部队已经被连续的战斗和严酷的寒冬弄得疲惫不堪,令军官们忧心忡忡。最令人不安的是,补给品奇缺,特别是缺少冬装,衣衫单薄的德军士兵在零下20多度的冰天雪地里瑟瑟发抖,一片哀怨。
11月12日,列宁格勒方面军的部队,对齐赫文实施了反突击。11月17日,南方方面军在罗斯托夫发动反攻,终于把德军坦克第一集团军赶回未乌斯河对岸。11月29日,苏军夺回了罗斯托夫,迫使德军不得不从其它地段抽调部队。而此时正值德军最需要集中兵力向莫斯科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时候。因此,苏军在其它战区的反击减轻了德军对莫斯科的压力,支援了朱可夫大规模反攻计划的实施。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