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古典文学 > 佛经大全 > 华严经白话文

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一(18)

「成净信者,有信功用①。能信如来本行所入②;信成就诸波罗蜜,信入诸胜地;信成就力,信具足无所畏,信生长不可坏不共佛法③;信不思议佛法④;信出生无中、边佛境界⑤;信随入如来无量境界⑥;信成就果⑦。举要言之,信一切菩萨行,乃至如来智地、说力⑧故。」

【章 旨】此章为「修行胜」部分第二层次「显所成行相」之内容的第一方面——「信行所成相」。世亲《十地经论》卷三说其总为「信胜」,即「信相殊胜」,分言之则为五:「对治胜」、「不思议神通力上胜」、「不杂染胜」、「一切种智胜」、「离胜」。

【注 释】①成净信者有信功用 关于此句,佛陀跋陀罗译《华严经》卷二十三为:「如是则成信者,乐以信分别功德。」菩提流支译《十地经论》卷三为:「菩萨决定发如是诸大愿已,则得调顺心、柔软心,如是则成信者。」②能信如来本行所入 关于此句,世亲《十地经论》卷三的解释为:「从菩萨行入,乃至成菩提觉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解释说:「如来是果,本行是因。所入通因、果。因、果皆有证入义故。」③信成就力信具足无所畏信生长不可坏不共佛法 「力」指「如来十力」,「无所畏」指如来所具的「四无畏」,「不共佛法」指佛及菩萨所具足的并且是凡夫、二乘所无之殊胜特质,一般是将佛之「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及佛之「大悲」,合称为「十八不共法」。此三句合起来为「对治胜」,其意思为:「即寄对显胜,谓十力降魔,无畏制『外』,不共过『小』,故云『对治』,而经云『不坏』者,为对二乘非究竟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外」指外道,「小」指小乘。④信不思议佛法 此句世亲解释为:「不思议神通力上胜」,即指佛、菩萨所具的「神通」。⑤信出生无中边佛境界 「边」即「边见」,即遍于一边的恶见。如有人固执人死之后为断灭,没有后世,叫做「断见」或「无见」。又有人固执人死之后仍是为人,猪、马、牛、羊死后仍是为猪、马、牛、羊,叫做「常见」或「有见」。这些执断执常的见解,都遍于一边,不合中道,故名「边见」。「中」即「中道」。⑥信随入如来无量境界 此句指「一切种智胜,证真了俗,故云『随入』『无量』差别,是种智境。」(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⑦信成就果 关于此句世亲判释为「离胜」,「一切烦恼习常远离故」。(世亲《十地经论》卷三)⑧如来智地说力 此句,佛陀跋陀罗译六十卷《华严经》为:「诸佛功德智慧、威神力等。」菩提流支译《十地经论》译为:「如来智地、说加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解释说:「『智地』是证,『说』即是教,『力』通上二;或谓『威力』,亦是三轮化益。」「三轮」特指佛、菩萨身、口、意三业,佛、菩萨以三业碾摧众生之惑业,故称之为「三轮」。澄观是说,「如来智地」是佛所证的境界,「说」是指佛的教说;「力」既是「所证」,又是教说(此明显地是想将世亲的解释与实叉难陀的不同译法融汇起来);「力」也可以指佛之言教的力量。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对大众说:「菩萨发大誓愿之后,成就了清净的信仰,具有信的功德。菩萨能够相信如来本行所入;相信成就十种波罗蜜,相信进入诸殊胜的境地;相信成就如来十力,相信具足四种无所畏,相信使不可坏的十八不共佛法生长;相信佛所具有的不可思议的神通;相信在无有边见以及无有中道的佛的境界中出生;相信随入如来无量境界;相信成就果。举要言之,相信一切菩萨行,乃至如来智地、如来的教说。」

「佛子!此菩萨复作是念:『诸佛正法,如是甚深:如是寂静①,如是寂灭②,如是空,如是无相,如是无愿③,如是无染④,如是无量⑤,如是广大⑥。』」

【章 旨】从此章开始进入「修行胜」部分第二层次「显所成行相」的内容的第二方面——「慈、悲行所成相」。此章又为「慈、悲行所成相」的第一部分——「明三观为方便」之一——「远离最上第一义乐观」。其涵义为:「性净深寂,名『第一义』;不动为『乐』;随妄则『离』。」(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而此中有九种「甚深」修行行相。由此「观」生起「慈行」。

【注 释】①如是寂静 此句是言说「法体」,如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的解释:「一、寂静甚深,谓法体离于妄计实有,故名『寂静』。」「法体」是指法的本体。这是从「遮诠」即否定性的方面来说明的。②如是寂灭 此句是言说「法义」。「法义」是指被当作诠释对象的佛教义理。这是从「表诠」即正明表述的角度来说明「法」的。③如是空如是无相如是无愿 此三句即「空甚深」、「无相甚深」、「无愿甚深」,「对治三障」,合成「三脱门观」:「三、治妄分别障。四、治有相障。五、治取真舍妄障。」(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三解脱门」即三种进入解脱境界的智门。「空解脱门」是了达诸法本空,而不着于空。「无愿解脱门」,是了知诸法幻有,而无所愿求。「无相解脱门」,是了知诸法无相,而无不相,入于中道。④如是无染 此句为「无染甚深」,「明离杂染观,谓真方便道。」(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⑤如是无量 此句为「无量甚深」,「不可算数思量生善根观故」,是指各种助道法。⑥如是广大 此为「广大甚深」,(菩提流支将其译为「上甚深」)。在此句之后,六十卷《华严经》和《十地经论》后还有一句构成「难得甚深」。佛陀跋陀罗的翻译是:「如是难坏。」(佛陀跋陀罗译《华严经》卷二十三)菩提流支的翻译为:「此诸佛法,如是难得。而澄观为了将其义补足,而言「难得甚深」已经包含在「广大」义之中了。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四解释说:「八、依自利、利他增上智观,故云『广大』,即不住道。九、《论》云,『难得甚深,三僧祇劫证智观故』,即是证道,证性净信故。今『广大』摄之。」

【语 译】金刚藏菩萨继续对大众说:「佛子!此菩萨又这样想:『诸佛正法如此甚深:如此寂静,如此寂灭,如此空,如此无相,如此无愿,如此无染,如此无量,如此广大。』」

「而诸凡夫心堕邪见①,『无明』②覆翳,立憍③、慢④高幢⑤,入渴爱⑥网中,『行』谄⑦、诳⑧稠林⑨不能自出,心与悭⑩、嫉相应不舍;恒造诸趣受生11因缘,贪12、恚13、愚痴积集诸业日夜增长。」

【章 旨】从此章开始进入「慈、悲行所成相」的第一部分——「明三观为方便」之二——「具足诸苦观」。经文是从十二因缘来说明「苦观」的。「然十二缘具业惑苦,但云『苦观』者,业惑苦因故。又二流动,当相即苦,动即有苦故。」由此「观」生起「慈行」。世亲《十地经论》将十二因缘「前三支一处解释,后九及结一处解释,欲显前三是因,因是倒惑,邪见义同故。识支约种,是因义故。亦显前二、前三与次七、次八许异世故。约果结苦,苦义显故。」这是说,十二因缘中,「无明」、「行」、「识」是其余九因缘的总因,而「无明」、「行」与「受」、「爱」等都分别属于不同世,前者为过去世,后者为现在世。此章是从十二因缘的前二支——「无明」、「行」来诠释「苦」的。此章中所言的「邪见」即澄观文中的「倒惑」共有九种,其具体内容见注解。

【注 释】①邪见 此处为泛指,凡是不合于佛教正法的外道之见都叫做「邪见」。世亲说此处所用的「邪见」有九种,依照经文本身的顺序依次为:其一,「蔽意邪见」。其二,「憍慢邪见」。其三,「爱念邪见」。其四,「谄曲心邪见」。其五,「嫉妒行邪见」。其六,「集业邪见」。其七,「吹心炽燃邪见」。其八,「起业邪见」。其九,「心意识种子邪见」。②无明 指最根本的烦恼,十二因缘的第一支,是带来生、老、病、死等一切苦的原因。依照《阿含经》来解释,「无明」乃指对于佛教真理(四谛)之错误认知,即「无智」;且其与「渴爱」具有表里之关系。部派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以「三世两重因果」来解说十二缘起,其中之「无明」是指过去「烦恼」位之「五蕴」,由于该位诸烦恼中,以「无明」之作用最强,故总称「宿世烦恼」为「无明」。唯识学以「二世一重因果」加以解释,谓「无明」与「行」能牵引「识」等五果之种子,故为「能引支」;其中,与第六意识相应之「痴」,能起善恶之业,称为「无明」。③憍 「心所法」之一,是指不对他人,而仅对自己之种性、色力、财位、智才等有所染着,使心高举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是针对自己之长处产生傲慢自大之心理。「憍」有八种:其一,「盛壮憍」,因元气盛而产生。其二,「性憍」,因血统尊贵而产生。其三,「富憍」,因财物丰盈而产生。其四,「自在憍」,因行为自由而产生。其五,「寿命憍」,因己命长寿而产生。其六,「聪明憍」,因世智辩聪而产生。其七,「行善憍」,因利人善行而产生。其八,「色憍」,因容貌端庄而产生。④慢 「心所法」之一,即比较自己与他人之高低、胜劣、好恶等,而对于他人生起轻蔑、自恃之心。含有轻蔑、自负之意。⑤高幢 「幢」,本为旗的一种,即附有种种丝帛,用以庄严佛、菩萨及道场的旗帜。「幢」之规制并不一致,大半以绢布等物制作,幢身两边置间隔,附八个或十个丝帛,又下边附四个丝帛,多半绣有佛像,或涂上色彩。此处是用其比喻傲慢之心。⑥渴爱 即「爱」,又名「爱支」,意指如渴者求水般激烈的欲求。因为认识活动而起的苦、乐等感受一经产生,对苦受就有憎避的强烈欲求;对乐受就有爱求的热望。这些强烈的欲求或热望,就是佛教所言的「爱」。「说一切有部」将十二因缘分「三世两重因果」,以「爱」、「取」、「有」为「现在三因」。唯识学立一重因果,以「爱」、「取」、「有」三者为「能生支」,其中,「爱」为第六意识相应俱生烦恼。⑦谄 为网取他意而不如实表现自己,特别是指将自己本心隐藏而对他人却故意装出顺从之心理作用。⑧诳 「欺诈」之意,具体指以种种手段迷惑他人之一精一神作用。据《成唯识论》卷六载,「诳」即为得利养而现矫德,以诡诈为性,能障不诳,以邪命为业。⑨稠林 又作「谜」,即密茂之森林;佛教比喻众生邪见烦恼,交络繁茂,有如稠林。⑩悭 「心所法」之一,即对「财施」、「法施」悭吝之心理活动。《成实论》卷十〈杂烦恼品〉举出五悭,即「住处悭」、「家悭」、「施悭」、「称赞悭」、「法悭」等,意指对住处、家宅、布施、称赞、法义等心存独占欲。此外,「财悭」、「法悭」即指吝于财物与教法而不愿施舍,称作「二悭」。11受生 即「转生」、「生有」,谓死于此处,而生于彼处。12贪 又称为「贪欲」、「贪爱」、「贪着」等,简称为「爱」、「欲」,六根本烦恼之一,指欲求各种欲望的满足欲,追求名声、财物等等,没有厌足的心理活动。「贪」通于三界,其中,「欲界」之贪,称为「欲贪」,其性不善,为「十恶」、「五盖」、「三不善根」之一。「色界」、「无色界」之贪,称为「有贪」,其性有覆无记。《法界次第》卷上解释说:「引取之心名之为『贪』。若以迷心对一切顺情之境,引取无厌,即是『贪毒』。」据《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载,「贪」是由「取蕴」、「诸见」、「未得境界」、「已得境界」、「已受用之过去境界」、「恶行」、男女、亲友、资具、「后有」及「无有」等十事而生,经由以上十事所生起之贪,依次称为「事贪」、「见贪」、「贪贪」、「悭贪」、「盖贪」、「恶行贪」、「子息贪」、「亲友贪」、「资具贪」、「有无有贪」。13恚 又作「瞋恚」、「瞋怒」、「瞋」、「怒」,指对于众生产生的怨恨的心理。《成唯识论》卷六将其解释为,对违背己情之有情众生生起憎恚,使身心焦热苦恼,不得平安。「瞋」唯属「欲界」所系之「烦恼」,「色界」、「无色界」则无。「贪」是从喜爱之对境所起,「瞋」则从违逆(不顺心)之对境所起。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